最近,一篇地學領域被撤稿論文的通訊作者國內某知名大學教授章棟(化名)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喊冤:
“我們這項研究的性質最多是引用不當,怎么能說是惡意抄襲與剽竊呢?”
章棟表示:這篇被撤稿的論文只是發生了文獻漏引。他已經寫信向原作者誠心致歉并獲得諒解,但這篇論文最后仍被期刊編輯部撤稿,理由是:論文內容存在“重復”(unattributed overlap)。此外,“原作者的思路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形成的,我的學生以為只要引用了原始的文獻就可以了。所以他只引用了原始的文獻,唯獨沒引用這位作者的文獻。”
為此,該作者正在與期刊方交涉,希望期刊方面能撤回這條撤稿原因。不過截止6月17號,中國科學報的記者發現,此論文的撤稿意見未有任何變動。
此事看著是不是有一些眼熟?
作者認為撤稿聲明有問題,到處喊冤。哦當然,小編我說的不是我們昨天發現的破罐子破摔的張裕卿,而是在今年3月發生的那起怒噴Elisabeth M Bik博士和pubpeer網站說他們不該轉載官方撤稿聲明的事件。
撤稿聲明竟會出錯?中國作者多次下場開撕,PubPeer網站悲慘躺槍!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編輯部對此事的定性:unattributed overlap 是否合理。
unattributed overlap 一詞最早出現于撤稿通告中是在2012年,是期刊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B: Applied Biomaterials首次使用于一篇土耳其牙醫的2010年論文。unattributed 的英文釋義為:(of a quotation, story, or work of art) not ascribed to any source; of unknown or unpublished provenance (引文、故事或藝術作品)未歸于任何來源;出處未知或未發表。overlap不用多說,就是重復的意思。在學術論文的撤稿通報中可以直接翻譯為:未標注來源的內容重復。
這個詞組是否符合發生漏引呢?
當然
那它是否可以用于抄襲呢?
當然也可以
所以retraction watch網站稱unattributed overlap為plagiarism的一個委婉說法。這就涉及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于語言與制度發展問題:學術不端、抄襲和plagiarism。
請注意,盡管在所有的翻譯中plagiarism在超過99%的情況下都是翻譯成抄襲,但在中文里更對應plagiarism的表達其實是學術不端,或者叫學術行為不端。漏引、引用格式錯誤這些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會犯下的小錯都屬于學術不端,我們不會稱它們為抄襲,但在英文中這些行為統統歸屬于plagiarism 。
當然,有人會說我只是使用的格式不對,這樣的小錯怎么就能叫學術不端了呢?學術不端是學術行為不端的簡稱,而行為不端指的就是行為不符合規定、規范。你使用錯誤格式是不是就是行為不符合規定、規范了呢?所以盡管學術不端聽起來非常嚴重,很多人也是只在性質惡劣的情況下使用它,但實際上它的包含的范圍非常廣,很多非常常見的小錯都屬于學術不端的范圍。
小編想,這位作者會對期刊方的決定感到不滿應該也與先前張文宏畢業論文漏引事件有關。但首先,小編查詢到的我國最早的參考文獻國家標準格式誕生于1987年,而查詢到的最早英文參考文獻格式誕生于1881年。更直白點說,我們在論文參考文獻制度上的發展落后于英語論文100多年,一個制度在發展之初一定是漏洞百出的。隨著事件的發展逐步完善。目前我們使用的中文的參考文獻格式版本是GB/T 7714-2015,公布于2015年,已經是改進很多的版本了。
但,英語已經擁有了數十個不同的完備的且不斷發展的參考文獻格式。而且對于不同的plagiarism行為也已經擁有了約定俗成的嚴重程度和相對應的嚴格的處罰標準。這也就意味著當我們投稿英語論文時,我們要符合他們的學術規范要求,而這個要求通常情況下是比我們在國內環境中要高很多的。英文學術論文是作者向期刊編輯部承諾自己的論文是干凈的,不涉及任何可以歸屬于plagiarism 的行為,不存在倫理問題與版權風險。
為了幫助大家減少在這方面翻車的風險,解螺旋特意找到了由某海外英文查重軟件統計的10大常見的學術不端行為:
1 Secondary Source
二手/次要來源(Secondary Source),又名不準確的引文(Inaccurate Citation)。當研究人員使用二手來源(如薈萃分析),但僅引用二手來源中包含的原始研究內容時,就會發生二手來源抄襲。二手來源抄襲一方面會無視二手來源作者的工作貢獻,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一種參考文獻數量眾多的錯覺。
2 Invalid Source
無效來源(Invalid Source),又名誤導性引用(Misleading Citation)、捏造(Fabrication)、偽造(Falsification)。當研究人員引用不正確或不存在的來源時,就會發生無效來源歸因。雖然這可能是由于草率的研究導致的,而非研究人員意圖欺騙。但它也可能由于研究人員是試圖增加參考文獻列表長度,并且試圖隱藏研究的不充分。
3 Duplication
重復(Duplication),又名自我剽竊(Self-Plagiarism),重用(Reuse)。當研究人員在沒有正確引用的情況下重復使用他們自己以前的研究和論文中的工作時,就會發生被學術不端性重復。研究重復問題在倫理方面的爭議一直不斷,通常被認定為學術不端性重復的行為主要取決于研究員使用的內容。
4 Paraphrasing
釋義(Paraphrasing),又名剽竊(Plagiarism),知識盜竊(Intellectual Theft)。釋義是使用他人的作品并更改文字,使一個想法甚至一項研究看起來是原創的,而實際上,它來自未引用的外部來源。釋義范圍從簡單的改寫到在保持原始想法或概念的同時完全重寫內容。
5 Repetitive Research
重復研究(Repetitive Research),又名自我剽竊(Self-Plagiarism),重用(Reuse)。重復研究型抄襲是指在新研究中使用類似方法重復類似的研究數據或文本,但沒有使用適當的引用格式。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對與早期研究相關聯的主題進行重復性研究,且得到相似的結果時,通常這些早期研究并未得到正確的引用。
6 Replication
重復發表(Replication),又名作者提交違規(Author Submission Violation)。重復發表是指將一篇論文提交給多個出版物,導致同一份手稿被多次發表。這是一種違反科研道德的行為,尤其是當研究人員向其他出版機構聲稱這篇論文是全新的。
7 Misleading Attribution
誤導性署名(Misleading Attribution),又名不準確的作者(Inaccurate Authorship)。誤導性署名是指對手稿做出貢獻的作者名單不準確或不充分。誤導性署名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作者對研究做出的部分或重大貢獻,但被拒絕承認。二:或者與情況一相反,盡管作者沒有做出貢獻,他/她依然在論文中署名。
8 Unethical Collaboration Commonness
不道德的共同合作(Unethical Collaboration Commonness),又名不準確的作者(Inaccurate Authorship)。在一起工作的人違反研究行為準則被稱為不道德的合作。在使用作為合作成果的書面作品、成果和想法時,沒有標注研究和參與者的合作性質屬于不道德的共同合作。需要注意區別的是,在沒有適當署名的情況下使用他人的作品是剽竊。
9 Verbatim Plagiarism
逐字抄襲(Verbatim Plagiarism),又名復制粘貼(Copy-and-Paste),知識產權盜竊(Intellectual Theft)。逐字抄襲是抄襲他人的文字和作品,但未提供適當的署名、縮進或引號。這可以采取兩種形式。第一種:抄襲者可能會引用他們借用的來源,但不會表明這是直接引用。第二種:抄襲者根本沒有提供歸屬,基本上聲稱別人的話是他們自己的話。
10 Complete Plagiarism
完全抄襲(Complete Plagiarism),又名知識盜竊(Intellectual Theft),盜竊(Stealing)。完全抄襲是一種極端情況,當研究人員從另一位研究人員那里拿走研究、手稿或其他作品,然后簡單地以自己的名義重新提交時,他/她的行為屬于完全抄襲。
盡管這10種常見學術不端行為是獨立存在的,但在具體判斷中,部分行為是難以準確定性的。比如說二手/次要來源,如果作者將內容改寫且未標注二手來源,并且涉及的內容較多。在編輯部與打假人哪里就有可能將此內容視為Paraphrasing釋義。而釋義的嚴重程度是要明顯高于未標注二手來源的。像當初張文宏畢業論文“抄襲”3000字事件中,他所出現的問題就是二手來源,但舉報人希望將他的行為定性為Verbatim Plagiarism逐字抄襲。
當然,由于當年的參考文獻標準尚不完善,張文宏的行為符合當年校方的參考文獻標準,故他的行為不屬于學術不端。但現在很多想要喊冤的被撤稿的作者,以及正在或者打算投稿英語論文的朋友們,請注意:
英語論文對于學術不端的判定標注比中文論文要嚴格非常多,而且絕大多數英語期刊是不會對你提交的論文進行查重的,即便進行查重他們使用的查重數據庫也不可能想知網的查重數據庫那樣的全面。所以是由你自己對你提交的論文的真實性和學術規范性負終身責任,故在英語論文領域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論文的確可以投稿成功,但一旦被查出等待你的只有社死!
西方資本主義出版社奉行的是:以對學術不端者的嚴厲打擊代替在投稿的自己前期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查重。想造假的確有空子可以鉆,但你要祈禱自己的終身好運,畢竟一旦被發現,絕大多數西方研究人員只能等著科研之路徹底斷絕。
故解螺旋在此提醒所有的科研人、醫學僧,除了以上十種在論文寫作中常見的學術不端行為以外,只要是論文中涉及到的數據都一定要提供完整的實驗方法以及倫理審查資料,切莫遺漏。倫理審查一定要提前申請,不要中途甚至研究完成了再去補。小編相信沒有人想讓自己辛辛苦苦實驗得出的可靠結果在其他人眼中成了假數據、假論文,成了你在科研中弄虛造假的證據!
科研論文寫作一途,只有做到萬無一失,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