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211老教授發聲:放寬對青椒的日常考核!
    2022-06-06 14:55:15 作者:科獎在線 來源:科獎在線 分享至:

     在一次與青年教師座談中,針對當下我國學術單位年輕人“壓力山大”的現狀時,我發言說了一番“消極”的話:“請我們的年輕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家庭生活。業務上要努力做到中等,再往上盡力而為。因為,確保中游不會太累,不管如何變化總還有下游的那些人為你墊底”。


    還有一次,我們學校一個文科學院的一位優秀青年教師給我打電話,他得知學校目前教師編制已滿,他們要排隊等待編制,心理有點不快。我說,“你管這么多干什么?每月有工資發,你剛30歲就獲得副研究員,最近又獲得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帽子,還發愁這個編制?”

    我的兩次談話看似消極,但是道理務實。我自己幾十年也是這么走過來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退休多年后,回想往事感覺挺爽。盡管時代不同,但是愛護自己的身體和家庭的理念永遠不會變。當然,領導們可能會說我思想落后,我想經歷過高學歷教育的年輕人自有他們的獨立判斷。

    我經常當面或者利用微信與一些青年學者聊天,其中一個主要話題就是“如何面對學術壓力?”。當下存在兩種傾向:一種奮力拼搏,讓壓力如影所隨;一種是無所謂,這些人充分了解中國特色的“大鍋飯”,一旦拿到編制,單位是不敢輕易“開除”我。因為,我“業務”雖然不咋地,但是我會“做人”,尤其注重和領導及一些擁有話語權的關鍵人物搞好關系。顯然,這兩種面對“壓力”的態度都不妥。

    前者長期承受過強壓力,必將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家庭生活和諧。后者由于業務墊底,飯碗雖然在但也不一定保險。試想一旦你的靠山調走,你的日子也不一定會好過。況且現在不少學術單位正在逐步實行“非升即走”的人才政策,如不努力鐵飯碗遲早會成為泥飯碗。

    眾所周知,一個青年學者的成長要經歷數不清的“坎”。申報項目、發表論文、晉升職稱、項目答辯及各種中國特色的先進評審匯報等。有的代表“組織或團隊”,大多數屬于自己。其中申報科研項目和發表學術論文兩類屬于國際學術界通用項目,經歷的“心理坎”雖然程度有所不同,但實質差不多。

    但是申請“先進獎勵”大多數具有中國特色。據說美國一些“榮譽”帽子不需要學者自己評功擺好地申請,主要由同行匿名推薦,而且這類項目也不多,因此,學者的“心理坎”較少,客觀上他們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學問,較少分心。全世界公認的科學大獎諾貝爾獎就不需要自己“苦苦申請”,是由專家在獲獎者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評審,這才有大學課堂上正在上課的教授和接到莫名電話通知獲得諾獎消息的趣聞。 

    學術界多少人為了自己的“燦爛前景”日夜奮戰,經歷無數次失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直至最后的“勝利”,或者“戰死沙場”。例如申請各種帽子直到年齡過線,失去了申報資格。在這些過程中,我們飽嘗人生百態,有大樹依靠者往往可以比較順利拿到項目和帽子。但是對于大多沒有大樹,或只有小樹可抱的青年學者奮斗過程中經歷的內心煎熬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些“奮力拼搏”過程呈現出十分復雜的心理狀態。有的心理承受力較強的或者能夠及時釋放壓力者,對自己身體和家庭和諧生活影響較小,例如面對某些事件造成的壓力照樣“吃喝玩樂”。這類人一般情商較高,能夠理性面對來自中國特色的各種壓力。反之感情脆弱者面對壓力無法釋懷,還可能將壓力帶來的不爽心情帶回家里,搞得家里不得安寧。

    我給一位青年海龜教授的微信說:“既然選擇回來報效國家,就一定要慢慢錘煉成為一名心理素質較好的學者,否則不僅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影響家庭生活質量”。

    我們熟知學術界的諸多拼搏場景:論文提交和項目申報截止期是學者的“拼命期”;論文和項目的評審期是學者的“企盼期”;收到拒稿和項目失敗通知時的無奈,論文接收和項目通過時的“欣喜若狂”表情都是對學者心理素質的考驗。可以想象,如果碰到“鬧心事”就氣得寢食不安,長期下去身體能不出毛病嗎!

    記得2001年一位中年老師來到我的辦公室,他用顫抖的雙手向我展示中國科學雜志的論文接收通知信說:劉老師,這篇文章終于接收了。我笑稱:你進入學者角色了。

    我曾經聽說,學術界有人連續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次,其中7次失敗(當年可以連續申請),直到第8次碰到一位“慈善”的長者桌面評委,他說人家連續申請8次,8年抗戰都勝利了,建議這次通過,才讓這位熱愛國家基金的學者獲得成功。有人連續多年申請國家級帽子也是一直到年齡的最后期限獲得通過。可以想象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的學者需要多么大的耐力、勇氣和心理承受力。想到這些心酸的案例,我才和青年教師說出這些“消極”的話。

    我在一些場合曾經表達過我的觀點,學術單位的管理政策應當放寬對學者的日常考核。不要讓我們的學者花費過多時間做那些與教學科研本身不太相關的事情。應當建立以褒獎為主的競爭機制,給青年學者足夠的成長空間和時間,慢慢提升青年學者的科學品質和素養。

    我相信大多數學者經過自己長期努力終究會成為不用揚鞭自奮起,具有自律和刻苦鉆研精神的學者,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