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湘洪院士:面向2030年的中國煉油工業
"經歷過去20多年快速工業化,我國已從工業化中期轉向中后期,經濟發展..."
院士:國內科研目前內卷太嚴重,搞科研不應扎堆湊熱鬧
"如今,58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他也感慨科技界的“內卷”,“很多..."
圖靈獎得主:中國應該重視本科教育質量, 而不是研究經費和論文數量
"上海交大教授、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我在康奈爾和上海..."
邵峰院士:北生所沒有“科研績效”概念,實驗室主任無需每年匯報
"9月25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簡稱“..."
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向材料強國邁進,應從這幾方面入手
"近幾年,新材料的發展在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從研發到推廣整體..."
中科院院士被美國制裁,本人霸氣回應!
"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中科院院士丁仲..."
博導建議:壓力太大,不妨先在省屬或地方高校潛心修煉6-10年,年紀輕輕就想當老板靠研究生不靠譜,是在作死
"博士畢業求職去什么單位對于多數畢業生都是非常糾結的,如果讀博的..."
饒毅對中國高校人事制度的思考
"決定現代高等學校質量最重要的是教師。教師質量決定教育質量,也決..."
周忠和院士:如何保障科研人員的生活之“穩”
"為科技工作者松綁、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工作者的創造力是一個系統..."
兩院士支招:穩定支持如何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科研機構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著力解決影..."
論文多不代表科研能力強!
"我們知道,做科研需要深度思考謀求解決之道,這通常需要大量時間;好不..."
我叫胡正寰!
"胡正寰,男,193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錢七虎院士:建設科技強國迫切需要科學家精神
"錢七虎,中國工程院院士,防護工程學家,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
劉鶴圍繞院士制度改革開展調研
"新華社廣州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8日..."
院士支招:破解“卡脖子”難題,要多培養工科博士和工匠
"我國1958年制造出第一塊硅單晶,比美國晚了六年,比日本早兩年。由此..."
饒毅評楊輝事件:中國“無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絕后”
"2013 年,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輝以第一作者身份于《細胞..."
中科院院士朱邦芬:建設世界一流期刊不是少數期刊的工作
"影響因子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指標,同行心目中的地位更重要;要把..."
5位材料院士談科研瓶頸:必須“逼著自己在精神上愿意吃苦”
" 在許多人眼中,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絕對是天才。..."
劉忠范院士:“卡脖子”技術是熬出來的,不是簡單用錢砸出來的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
最新發布!面向2035的新材料強國戰略研究
"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國防安全的物質基礎。我國已..."
王貽芳院士:時代呼喚新一輪的科技體制改革
"王貽芳,實驗高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
院士提案:莫讓研究生為拼湊SCI分數,發表多篇支離破碎的論文!
"一國發展之核心競爭力在于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之核心競爭力在于科研..."
袁亞湘院士建議:禁止對青年科技人員設不合理定量考核指標
" “當前,我國科技教育界的青年科技人員受到續聘、升職等多重壓力..."
2020年前沿科技發展態勢及2021年趨勢展望
"全球航空產業進入蕭條期,主要國家紛紛出臺政策,以支持航空產業穩定..."
施一公: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寫作能力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是與同行交流、..."